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影响奶牛情期受胎率的非特异因素调查与分析



编号 zgly000122257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影响奶牛情期受胎率的非特异因素调查与分析

作者 李权武  武浩  秦鹏  郭建凯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母体文献 动物医学进展 

年卷期 2000年S1期

年份 2000 

关键词 奶牛  受胎率  排卵位置  季节  胎次  产后配种 

文摘内容 对影响奶牛情期受胎率的非特异因素进行了调查。右侧卵巢排卵功能较强 ,占6 2 .1 % (1 95 4/ 31 48)。左右两侧卵巢排卵后的受胎率分别为 44.3%和 43.7% ,差异不显著(P>0 .0 5 )。冬季 (1 2~ 2月 )受胎率最高 ,为5 2 . 3% ,与其它季节比较差异显著(P<0 .0 5 )。春秋季次之 ,分别为 42 .5 %和43.2 %。夏季最低 ,为 38.2 %。第 1胎的受胎率最高 ,为 5 8.5 % ,与其它胎次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第 2、3胎逐渐降低 ,分别为41 .9%和 39.6 %。第 4~ 5胎又升高到 42 .5 % ,第 6~ 7胎和 8胎以上又逐渐降低 ,分别为 35 .5 %和 2 9.6 %。产后第 2、3、4个月的受胎率为 37.2 %~ 37.8% ,第 5个月为41 .7%。受胎率较低的原因是产后期子宫疾病较多。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