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泥石流频发区山地不同海拔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以云南省小江流域为例



编号 zgly000153231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泥石流频发区山地不同海拔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以云南省小江流域为例

作者 张广帅  邓浩俊  杜锟  林勇明  马瑞丰  俞伟  王道杰  吴承祯  洪伟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与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武夷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153 

关键词 泥石流频发区  海拔梯度  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物理结构 

文摘内容 为了探究泥石流频发区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阐明土壤性质对海拔变化的响应规律,进而有效指导受限性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在云南省小江流域支流阿旺小河西北侧山地选取了1500—2000m、2000—2500m、2500—3000m 3个海拔梯度,测定各海拔梯度范围内0—10cm、10—20cm、20—30cm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其机械组成,分析了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植被区、土壤物理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及碳磷比、碳钾比、氮磷比和氮钾比均呈升高趋势,全磷和全钾含量以及磷钾比呈降低趋势,且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对海拔的敏感程度依次降低;不同海拔梯度之间,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性,即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全磷和全钾含量以及各化学计量比变化规律不明显;同一海拔梯度内,森林植被区和灌草丛群落植被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差异性不大,且随海拔梯度变化一致,灌草丛群落中,土壤碳氮比与地上植被盖度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森林群落植被区,土壤磷钾比与优势乔木种平均高度具有极显著负相关性,而与平均胸径呈显著负相关性;土壤物理结构的分异是造成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内在原因,土壤碳磷比、碳钾比、氮磷比、氮钾比随着含水率和砂粒的增加呈指数型上升而随着粘粒的增加呈指数型下降的趋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