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291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植被恢复对亚热带侵蚀红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的影响
作者单位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6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157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团聚体
养分分布
红壤侵蚀区
文摘内容
为深入了解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特征,以典型红壤侵蚀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恢复年限分别为0,5,10,15,30,80a的坡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0—20cm和20—40cm土层不同粒径团聚体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与不同团聚体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06~27.71g/kg,0.54~2.12g/kg,0.034~0.171g/kg,2.20~6.89g/kg,0.31~3.30mg/kg和7.35~85.71g/kg;(2)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总体上表现出显著升高趋势(P<0.05),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3)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全钾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速效钾含量表现出波动增加趋势;(4)恢复初期(0a和5a)不同土层间团聚体养分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其它恢复年限0—20cm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20—40cm土层(P<0.05);(5)团聚体对土壤养分的贡献率表现为(>5mm)>(2~5mm)>(0.5~1mm)>(1~2mm)>(0.25~0.5mm)>(<0.25mm),>2mm粒径养分贡献率达34.18%~49.93%,土壤养分含量与>0.25mm粒径相关性较强(P<0.01)。植被恢复在降低土壤侵蚀的同时,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土壤结构得以改善,养分固持能力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