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916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自然保护区里的农研会
作者
杨通永
作者单位
贵州省黔东南州科协
母体文献
科协论坛
年卷期
2007,(4)
页码
29-29
年份
2007
分类号
F327.73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水稻产量
80年代
黔东南州
生产方式
现金收入
温饱问题
雷公山
文摘内容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80年代, 总面积4700平方公里, 地跨黔东南州雷山, 台江、剑河、榕江4县的11个乡镇, 共有6500多户, 31000多人, 其中, 保护区核心地带有2680多户, 12000多人, 区由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以上, 长期以来, 主要生产水稻, 其次是洋芋、红薯, 玉米等; 由于地处高寒偏僻山区, 生产方式粗放落后, 产量不高, 平均水稻产量仅为250公斤左右, 人均吃粮177公斤, 人均年现金收入不足500元, 许多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