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9258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塔里木马鹿微卫星遗传多样性与产茸量的相关性研究
学科分类
220.35;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作者
袁国伟
席继峰
郭庆河
袁其彬
钟灵
彭林泽
曾献存
贾斌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乌鲁木齐华农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
新疆阿拉尔南口农场林牧科
新疆阿克苏5团兽医站
母体文献
经济动物学报
年卷期
2008,12(1)
页码
6-12,23
年份
2008
分类号
S864.3
关键词
马鹿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文摘内容
利用7个微卫星遗传标记,采用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对新疆塔里木马鹿亚种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统计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Rh),根据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利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MEGA),采用邻结法(NJ)重建系统发生树。根据等位基因频率,利用PHYLIP(3.6)分析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发生树,应用自举检验(bootstrap test)估计系统树中节点的自引导值(bootstrap value),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同时对部分马鹿群体个体基因型与产茸量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塔里木马鹿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BMS2508和Celjp0023没有多态性,以及BM5004为中度多态外,其他4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3个塔里木马鹿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所有马鹿群体的平均PIC为(0.5196)、h(0.5552)和E(2.45),其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塔里木马鹿35团群体与沙雅群体的血缘关系及遗传距离近于阿拉尔群体,3个塔里木马鹿群体的系统发育关系基本符合其地理分布和育成史。微卫星位点BM4208的166bp/185bp基因型和微卫星BM888的208bp/208bp基因型可以对塔里木马鹿35团群体高产茸量进行分子遗传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