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狍冬季消化道形态特征及食物颗粒分布



编号 zgly000037697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狍冬季消化道形态特征及食物颗粒分布

作者 王力军  洪美玲  肖向红  马建章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母体文献 兽类学报 

年卷期 2005,25(4)

页码 361-366

年份 2005 

分类号 Q954.3 

关键词 狍  消化道  形态  食物颗粒分布  冬季  营养适应 

文摘内容 1999年1月在黑龙江省通河县小东林场猎杀14只狍, 应用解剖学方法和湿筛法分别对狍冬季消化道形态特征及消化道内食物颗粒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狍复胃中瘤胃比例最大, 占71.3±2.6%, 其次为皱胃(11.5±2.2%)、瓣胃(9.7±2.3%)、网胃(7.6±0.9%); 瘤胃粘膜中, 瘤胃前庭区(ACF)是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部位之一, 具有最大的乳突密度、乳突长度和粘膜表面扩张系数, 显著高于其它区域(P〈0.05), 后背盲囊区(DBF)次之; 网瓣口在狍食物颗粒流通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消化道食物颗粒分布中, 大颗粒食物(〉1.00mm)在瘤网胃中的比例为35.06±10.76%, 显著高于其在瓣胃、皱胃及其它消化道内的比例(P〈0.05), 而小于1.00mm的食物颗粒在瓣胃以下消化道中有明显的增加(P〈0.05), 1.00mm为冬季通过狍网瓣口的临界食物颗粒大小。狍为适应冬季食物营养质量下降, 通过增加瘤网胃容量、缩小网瓣口来改变消化道形态而增加食物颗粒在瘤网胃内的滞留时间, 使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充分发酵和分解以获得更多的能量, 从而产生营养适应性的季节变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