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西南亚高山森林植被变化对流域产水量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7595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西南亚高山森林植被变化对流域产水量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5510;森林采运学

作者 张远东  刘世荣  顾峰雪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1,31(24)

页码 7601-7608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15.3 

关键词 森林采伐  产水量  配对集水区试验  西南亚高山 

文摘内容 国内曾有许多研究认为,长江上游亚高山地区的森林具有增加流域年径流量的作用,所以多年来一直以此来指导该区域的森林恢复与经营实践。将以往的径流场和集水区的观测数据结合起来,应用加权平均插值方法,建立了森林采伐后产水量变化的时间序列;使用SEBAL模型、液流测定结果和水量平衡方程,根据以往研究结果,计算了各森林植被类型的年蒸散量和年产水量。分析结果表明: 西南亚高山老龄暗针叶林蒸散低,具有较高的产水量;老龄林采伐后产水量增加,但随着次生植被的快速恢复,产水量增加的持续时间很短,6a后即恢复到原有水平;之后伴随着演替进入灌丛、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人工云杉林阶段,产水量会进一步下降并长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而且会持续百年以上。以往研究中该区森林可以增加年径流量的结论,只适用于其所研究的老龄暗针叶林,不适用于原始林采伐后恢复起来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营造的云杉林。在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占主导的区域,森林覆盖率增加导致产水量减少,人工林减少尤甚。为深入认识西南亚高山森林的生态水文功能,应采用配对集水区试验长期观测研究,才能为亚高山森林的恢复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