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光合磷酸化偶联机制的研究——高能态与光合磷酸化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02932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光合磷酸化偶联机制的研究——高能态与光合磷酸化的关系

作者 李有则  卫瑾  汪秀芳  郭保杰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母体文献 植物生理学报 

年卷期 1978年01期

年份 1978 

关键词 光合磷酸化  高能态  照光  解联剂  苯二胺  无载体  结合态  类囊体膜  离子体  恒态 

文摘内容 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叶绿体照光时形成的高能态与光合磷酸化的关系。结果如下:恒态下,苯二胺等弱有机碱可大大促进高能态(Z*)的积聚。但是在起始时间内与对照相比,Z*的形成却被显著抑制,而对光合磷酸化(PSP)活力影响很小。这说明这时推动ATP形成的动力可由⊿H+以外形式的高能态来提供。当叶绿体照光时,分别用可去除类囊体膜内外AH+的解联剂NH4Cl或可消除电位差(⊿E)的载离子体短杆菌环肽(G·D)处理,或者共同作用,Z*的形成几平全被抑制,而PSP活力仍有少量残留。说明有AH+、⊿E以外形式的高能态的存在,以推动ATP形成。叶绿体在预照光时加入无载体32Pi,形成了Z~32p。实验表明这Z~32P可能是类囊体内源ATPb在光下磷酸化或ATPb与32Pi交换的产物32P~ATP。Z~32P的形成不受NH4Cl或G.D的抑制,即在去除AH+或⊿E之后,32Pi仍能参入CF1上的结合态核苷酸形成ATP,说明CF1构型变化所需的能最供给有的不是以AH+或⊿E形式,设想有一种膜上高能态(M*)直接参与。这M*的性质及其在光合作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意义将有待深入研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