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01452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棉铃虫的生物学进一步研究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1962年01期
年份
1962
关键词
寄主植物
发生世代
幼虫生长发育
棉株生长
成虫产卵
产卵量
补充营养
大发生
地理带
湖北江陵
文摘内容
继续1958年棉铃虫研究工作报告之后,1959—1960年又进一步在湖北、河南和云南等省作了研究,本文主要包括棉铃虫的世代分布带,晚秋、冬春活动情况,不同饲料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成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成虫和幼虫活动的规律性,大发生的特点和防治关键。 其发生世代大致可分四个地理带:1.40°N以北,约发生3代;2.32-40°N是4代区;3.25-32°N是5代区;4.25°N以南一般6代,个别地区7代。如化蛹后5天以上其眼域外缘的4个小斑点没有变化,即为休眠蛹。 不同食料条件对成虫和幼虫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幼虫取食植物的繁殖器官,营养良好,则死亡率低、生长快、蛹较重、成虫繁殖力也高。成虫补充营养不同,其产卵量有显著差异,喂以棉花花粉加10%蜂蜜水产卵最高,单喂10—30%蔗糖水也很好,蔗糖太浓或单喂各种花产卵都降低,喂以植物营养器官则产卵很少或不产卵。 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有选择性。可分为取食寄主、产卵寄主、取食兼产卵寄主。如大葱、洋葱等则仅取食而不产卵;而豌豆等是产卵寄主,未见成虫取食;棉花等以产卵为主;向日葵等则以取食为主,产卵较少。成虫产卵对棉株生长势也有选择,一般棉株生长茂盛,颜色浓绿、组织幼嫩、蕾、花和嫩叶多则产卵多,反之则少。 成虫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性,从飞翔看来,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