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7734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供水袋渗灌湿润体特征及其对造林成效的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天津市海岩盐碱地生态绿公工程有限公司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卷期
2018年01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14
S725
关键词
供水袋
湿润体
土壤含水量
成活率
文摘内容
为了研究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供水袋渗灌技术对造林成效的影响,在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的干旱陡坡开展供水袋渗灌试验,供水袋供水量分别设置为1、2、3和4 L,进行亮蓝染液地表渗灌试验,同时布设供水袋渗灌孔径分别为0.22、0.45和1.20μm,并每5 d浇1 L水的壤中渗灌造林试验,探讨渗灌湿润体的体积与供水量的关系,以及不同渗灌孔径的供水效果。结果表明:1)渗灌湿润体近似半椭球体,最大垂直入渗深度>最大水平湿润半径,且二者随供水量和初始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渗灌湿润体体积与供水量呈幂函数关系。2)2015年4月1日至5月20日,定期浇水(每5 d浇水1 L)的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在17.28%左右;中等孔径(0.45μm)供水袋渗灌的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从15.02%增加到18.90%后,稳定在19.07%左右;大孔径(1.20μm)渗灌的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从15.02%急剧上升到19.55%后,逐渐下降直至7.17%;小孔径(0.22μm)渗灌的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从15.02%下降到6.15%;对照土壤含水量从15.02%下降到5.06%。3)生长季(2015年4—10月)结束后,定期浇水、中等孔径、大孔径及小孔径渗灌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分别为86.7%、90.0%、73.3%和63.3%,较对照分别提高26.7、30.0、13.3和3.3百分点;苗高生长量分别为10.8、10.6、7.5和6.9 cm,较对照分别提高92.86%、89.29%、33.93%和23.21%。定期浇水和中等孔径供水袋渗灌处理,提高造林栽植穴土壤含水量,促进造林苗木成活和生长的效果较显著,但造林地采用供水袋中等孔径渗灌比定期浇水可节水11.20 t/hm2。在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时,建议采用中等孔径供水袋进行壤中渗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