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6316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华北地区的短尾蝮分类地位的确定及短尾蝮种下分类的探讨
作者单位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四川动物
年卷期
2008,27(2)
页码
172-177
年份
2008
分类号
Q959.6
关键词
短尾蝮
分子系统树
ND4基因
亚种
居群
文摘内容
华北地区的短尾蝮的鼻间鳞形状和斑纹与东北地区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w和日本蝮G.blomhoffii相似,鳞片变化范围也有很大重合。尽管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但它们的分类地位尚有争议。作者对中国产蝮亚科Crotalinae亚洲蝮属Gloydius乌苏里蝮G.ussuriensis、东北地区短尾蝮G.brevicaudus、长江中下游地区短尾蝮和华北地区短尾蝮共4个居群12个个体测定了约660bp线粒体ND4基因序列,并从GenBank下载了日本产日本蝮3个个体的NIM基因序列,以尖吻蝮属Deinagkistrodon的尖吻蝮D.acutus和白头蝰属Azemiops的白头蝰A.feae序列为外群,用最大简约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亚洲蝮属的岩栖蝮G.saxatilis、中介蝮G.intereidius和高原蝮G.strauchii与日本蝮、乌苏里蝮和短尾蝮聚成姐妹群;乌苏里蝮与日本蝮聚集,3个地区的短尾蝮聚集,且3个地区的短尾蝮不成单系,支持华北地区的短尾蝮不是日本蝮的结论。作者认为,华北地区的短尾蝮是短尾蝮的一个居群,而不是其亚种;短尾蝮暂不分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