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9679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论沙棘根系与功能Ⅱ——Frankia菌侵染和结瘤
学科分类
220.99;林学其他学科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母体文献
沙棘
年卷期
2006,19(1)
页码
1-11
年份
2006
分类号
S793.6
关键词
沙棘
根瘤
Frankia菌
侵染线
胞质桥
生态效应
抗逆性
文摘内容
沙棘属于放线菌结瘤植物, 其根瘤起源和侧根具有同源性。组成根瘤的最基本单位是瘤瓣, 瘤瓣顶端分生组织被Frankia菌新侵染后, 以二分叉分裂可形成下一级两个新的瘤瓣, 以此方法逐次、逐年分裂, 形成了珊瑚状瘤块。瘤块是多年生的。根瘤的发生与形成是宿主与Frankia菌特异性高度相容的结果。在根瘤中Frankia菌的菌体具有多型性, 分为菌丝, 泡囊(是固氮的场所)和休眠体的拟类菌体、冬孢子和新发现的春孢子。沙棘所以称谓先锋植物的原因之一, 就是有了共生体根瘤, 才能在严酷生境中具备了广泛的生态效应和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