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两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编号 zgly000039496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两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刘子雄  朱天辉  张健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6,20(3)

页码 132-135,149

年份 2006 

分类号 S714.3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壤微生物  根际效应 

文摘内容 在四川省洪雅县两种主要退耕还林模式的桦木(Betula luminifera)林地、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林地和农耕地(对照)中, 系统研究了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数量组成、季节性动态变化、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两种林木的根际效应。主要研究结果为: ①在土壤微生物3大类区系组成中, 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95%以上), 放线菌数量次之, 真菌数量最少; ②土壤3大类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总数的季节变化趋势在两种退耕还林地中基本相似, 而农耕地与两退耕地之间差异较大; ⑧微生物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趋势是表层(0~15cm)〉亚表层(15~30cm)〉深层(30cm以下), 尤其是个体生物量较大的真菌、放线菌数量的这种变化趋势明显, 且苦竹林模式表层微生物数量高于同层次的桦木和农耕地;④在桦木和苦竹林地中, 3大类微生物各季的平均R/S值都在1~2之间, 即两林木都具有较强的根际正效应; ⑤从微生物学角度评价两退耕还林地的生态效益是: 苦竹林模式优于桦木林模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