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天津滨海几种人工植被的碳汇作用研究



编号 zgly00003015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天津滨海几种人工植被的碳汇作用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徐永荣  王斗天  冯宗炜  刘少坤  王国兵 

作者单位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3,22(6)

页码 603-607

年份 2003 

分类号 S718.554.2 

关键词 天津滨海  人工植被  碳汇作用  碳净贮量  碳积累速率 

文摘内容 对天津开发区滨海几种人工植被的碳净贮量、平均积累速率及其分配格局作了初步研究: 碳净贮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乔-灌-草群落(12.93t/hm^2)>灌木群落(12.205t/hm^2)>草本群落(4.725t/hm^2)>灌-草群落(1.61t/hm^2)。平均碳净积累速率是灌木群落(4.07t/hm^2·a)>乔-灌-草群落(3.23t/hm^2·a)>草本群落(1.18t/hm^2·a)>灌-草群落(0.81t/hm^2·a)。以木本植物为主的群落中, 主要依靠地上部分贮存碳, 并且随着层次的增加, 地上部分贮量所占百分比有上升的趋势。乔-灌-草群落中, 乔木贮量占群落总净贮量的84.49%、灌木占14.81%、草本仅0.70%; 灌-草群落中, 灌木占91.95%, 草本占8.05%。乔木种的各器官碳净贮量中, 皮所占比例最小, 根、枝、干三者比例较为接近, 都在30%左右; 灌木种则都是枝>根。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