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2090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晋西黄土区不同密度刺槐林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
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5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晋西黄土区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林分密度
刺槐林
文摘内容
为研究林分密度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以晋西黄土区5种密度(1 075,1 300,1 575,1 800,2 150株/hm~2)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环入渗法测定其土壤入渗过程,并对入渗特征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刺槐林土壤入渗过程的变化规律一致,均经过瞬间入渗(0~5 min)、缓慢入渗(5~40 min)和稳定入渗(40 min后)阶段。(2)土壤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在不同林分密度下差异显著(P<0.05),不同密度刺槐林土壤入渗能力表现为1 075~1 800株/hm~2,随林分密度增大,土壤入渗能力增强,在密度>1 800株/hm~2后有减弱的趋势。故从林地土壤入渗能力角度,建议今后研究区刺槐林的经营密度以1 800株/hm~2为宜。(3)采用Kostiakov模型、Horton模型、Philip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对不同密度刺槐林的土壤入渗过程进行模拟,从决定系数R~2来看,通用经验模型的R~2最大(0.990),故拟合效果最好,可作为晋西黄土区刺槐林土壤入渗过程的预测模型。(4)土壤入渗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不同密度刺槐林的土壤入渗性能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有机质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孔隙状况和质量含水率也有一定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