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光周期对毛健夜蛾交配和产卵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5979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光周期对毛健夜蛾交配和产卵的影响

作者 涂小云  曾令谦  董晓会  李圣纳  杨永盼  徐飞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5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433.4 

关键词 毛健夜蛾  光周期  交配  产卵 

文摘内容 为探明光周期对毛健夜蛾Brithys crini(Fabricius)交配和产卵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了5个光周期(L14∶D10、L16∶D8、L18∶D6、L20∶D4和L22∶D2)下成虫交配及产卵行为。结果表明:(1)光周期为L14∶D10、L16∶D8、L18∶D6、L20∶D4和L22∶D2时,毛健夜蛾成虫总交配率(分别为26.09%、31.25%、17.93%、26.32%和11.76%)或暗期的交配率(分别为100.00%、83.33%、100%、75.00%和100%)均有显著性差异;毛健夜蛾成虫交配起始时间(分别为21:00、22:00、0:00、3:00和5:00)和交配高峰(分别为21:00—22:00、1:00—2:00、3:00—5:00、4:00—5:00和5:00—6:00)随断光时间的延迟而推后。(2)各光周期下已交配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441.33、453.80、414.00、120.80和145.50粒)或未交配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15.35、77.09、90.21、17.79和12.07粒)亦有显著性差异;光周期为L14∶D10、L16∶D8和L18∶D6下,产卵高峰均在1:00—4:00之间,光周期为L20∶D4时,产卵高峰在4:00—5:00之间,而光周期为L22∶D2时,产卵高峰则出现在光期开始的1 h内(即6:00—7:00)。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不同光周期对毛健夜蛾交配和产卵行为影响不同。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