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侵蚀旱作土壤氮素吸收利用与淋溶流失



编号 zgly00011718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侵蚀旱作土壤氮素吸收利用与淋溶流失

作者 彭琳  王继增  余存祖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1996年02期

年份 1996 

分类号 S157.1 

关键词 土壤氮素  吸收利用  残留  淋溶  流失 

文摘内容 采用田间微区、径流小区与 ̄(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地区侵蚀旱作土壤氮素吸收利用与淋溶流失。结果表明,谷子和大豆对施入氮肥的吸收利用量占施入氮量的19.27%和31.25%,由肥料吸收的氮用于形成籽实占吸入肥料总氮量的57.35%和79.57%,作物收后在土壤中残留氮量占施入氮量的2.37%~3.02%。谷子地氮素淋溶只达80~100cm,不会造成氮素淋失,大豆地与裸露地氮素下渗至120cm以下,可能发生淋失。谷子地流失氮量17.37kg/hm ̄2,大豆地为12.72kg/hm ̄2,较裸露地减少氮素流失量86.03%和89.47%,沉积物中土壤氮素富集率(E_R)均大于1。要重视侵蚀旱作土壤氮素化肥施用,进行合理轮作间作套种,以充分利用残留氮素减少土壤氮素淋失,大力增强农作物保持水土减少养分流失的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