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荒漠草原土壤次生碳酸盐形成和周转过程中固存CO2的研究



编号 zgly00007629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荒漠草原土壤次生碳酸盐形成和周转过程中固存CO2的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张林  孙向阳  高程达  乔永  李素艳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11,48(3)

页码 578-586

年份 2011 

分类号 S153.4 X142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碳酸盐  次生碳酸盐  δ^13C值  土壤CO2 

文摘内容 次生碳酸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碳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较有机碳库大2倍-5倍,其形成与周转对该地区土壤碳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分析测定土壤碳酸盐(SC)含量及其δ^13C值、土壤CO2的δ^13C值和母质风化物的δ^13C值等,探讨土壤次生碳酸盐形成和重结晶过程中对土壤CO2的固定,并计算其固定量。结果表明: 次生碳酸盐的δ^13C值主要由土壤CO2的碳同位素组成决定,可用土壤CO2的δ^13C值计算次生碳酸盐的δ^13C值。对该研究区SC进行区分,发现在40-50、50-60、60-80和80-100 cm土层,次生碳酸盐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3.6%、65.4%、41.7%和17.4%。应用δ^13C值和化学平衡原理估算该地区次生碳酸盐形成和重结晶过程中固定的CO2量,得出40-50、50-60、60-80和80-100 cm土层每千克土壤中分别固定了38.3、39.2、25.1和9.2 g的土壤CO2。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