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28096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濒危鱼类、两栖爬行类和哺乳类的地理分布格局与优先保护区域——基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分析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02,10(4)
页码
359-368
年份
2002
分类号
Q958.52
Q16
关键词
中国
濒危鱼类
两栖爬行类
哺乳类
濒危动物
地理分布格局
生物多样性
Dobson排除算法
优先保护区域
文摘内容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依据我国动物所面临的濒危,对我国濒危动物的濒危等级划分,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和保护措施等进行了描述说明, 首批收录了535种濒危动物。本文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所收录的352种濒危脊椎动物(不含鸟类(以下简记为“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 整理统计了现有濒危物种的分布资料, 在GIS支持下, 对中国濒危动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濒危动物物种呈明显的集聚分布, 最密集的地区是横断山区, 海南岛, 西双版纳和云贵高原; 而在华北平原, 内蒙古东部, 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等地区出现大片空白区。影响濒危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热量和水分条件, 地形条件等自然条件以及历史开发, 人为破坏等人文条件。山地因地形屏障作用而保留了较多的古老物种, 其较为复杂的环境因子也有益物种的生存, 因而物种丰富度较高。大多数动物对于水分和热量的依赖性较强, 因此水热条件对其分布的限制作用十分明显。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 濒危物种稀少; 污染, 开荒等引起的环境问题对于现存动物的威胁很。运用Dobson排除算法得到云南勐腊县等9个县分布有168种濒危动物, 占全国总数(海生种类及仅分布于台湾和香港的特有种除外)的51.5%, 而其土地面积之和仅为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9%。而云南勐腊县等94个县市就分布有中国所有的濒危动物。这些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应该优先考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