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0841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颌面部恶性肿瘤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颌面外科
母体文献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卷期
2006,16(2)
页码
163-166
年份
2006
分类号
R739.8
关键词
诱癌剂
诱癌病毒
颌面部
恶性肿瘤
动物模型
文摘内容
实验性颌面部恶性肿瘤动物模型是指: 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致癌因素(如诱癌剂、诱癌病毒、放射线等)作用于动物颌面部, 使其组织、器官出现类似人类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疾病。1954年Salley首次使用二甲基苯并蒽(7, 12-dimethylbenzanthracene.DMBA)涂抹金黄地鼠颊囊使其癌变并获得成功。其后1965年Fujino、1975年Wallenius相继使用诱癌剂4-硝基喹啉-1-氧化物诱发小鼠、大鼠口腔癌获得成功。此后诱发性动物模型在颌面部肿瘤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 邱存平等通过DMBA涂抹金黄地鼠舌粘膜诱发舌癌获得成功; 李武伟等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 1-oxide, 4NQO)诱发小鼠产生舌黏膜癌前病变成功; 刘兴坤等使用4NQO诱发大鼠舌癌获得成功。本文就近年来颌面部恶性肿瘤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