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44859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草食动物食性及其营养生态位研究——以大针茅群落为例
作者
刘贵河
王国杰
汪诗平
张英俊
邵新庆
宛新荣
郝树广
作者单位
河北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牧业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3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812.8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绵羊
达乌尔黄鼠
亚洲小车蝗
食性
营养生态位
文摘内容
为探讨典型草原主要食草动物绵羊(Ovis aries)、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和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食性及其种间生态位变化与草原退化的关系,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7-8月运用饱和链烷技术研究大针茅(Stipagrandis)群落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食性及其生态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牧压的增大,群落中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的数量减少,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猪毛菜(Salsola collina)比例增加;绵羊、达乌尔黄鼠、亚洲小车蝗3种食草动物采食的牧草种类和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时采食羊草、猪毛菜和大针茅时优先采食羊草;随牧压的增大,达乌尔黄鼠和亚洲小车蝗的生态位宽度变宽,且在放牧区绵羊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类似。放牧改变了大针茅群落的植被组成,使其演替为糙隐子草群落,3种食草动物对草地资源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控制鼠、虫的种群密度,防止鼠、虫害的发生对保证放牧家畜的食物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