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长白山金川泥炭地圆叶茅膏菜的生态可塑性



编号 zgly00016065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白山金川泥炭地圆叶茅膏菜的生态可塑性

作者 汤袁  卜兆君  陈祥义  李辉  李爽  翁翎燕 

作者单位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湿地科学 

年卷期 2009年04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圆叶茅膏菜  泥炭地  年龄结构  触毛密度  长白山 

文摘内容 圆叶茅膏菜(Drosera rotundifolia)是营养贫乏型泥炭地的典型食虫植物。于2006年9月,应用固有年际标记确定长白山金川泥炭地边缘(A)和中心(B)圆叶茅膏菜种群的年龄结构,研究其生态可塑性。结果表明,两种群植株分别由5个龄级和4个龄级组成,年龄结构分别呈衰退型和稳定型。两个种群平均高度相差35.9%(nA=80,nB=110,P<0.01),泥炭地边缘的生境更有利于植株高度的生长。各龄植株的平均高度均随龄级增加而呈相似线性增长规律(nA=80,nB=110,P<0.05)。泥炭地边缘植株平均叶长、叶宽、叶柄长均高于中心(nA=74,nB=104,P<0.01),而叶片表面的触毛密度则相反,泥炭地边缘植株的触毛密度显著低于中心(nA=74,nB=104,P<0.01)。由于泥炭地边缘较中心生境土壤养分丰富,昆虫数量多,光竞争强烈,导致圆叶茅膏菜在植株高度、叶片形态、触毛密度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生态可塑性,高生态可塑性应是圆叶茅膏菜种群适应泥炭地异质环境的重要手段。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