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光合特性



编号 zgly000152801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光合特性

作者 范玉龙  刘慧敏  胡楠  丁圣彦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15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3 

关键词 植物功能群(PFE)  光合特性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 

文摘内容 植物功能群(PFG)把一系列植物归为一个功能团体,可以作为植被随环境动态变化的基本单元,简化相关研究。植物功能群内不同物种的生理特性差异是功能群存在的基础,也影响着功能群整体的功能。采用种间联结法并结合优势种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将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各层优势种划分为4组植物功能群,研究每组植物功能群内不同物种的光合特性。对光合-光响应、最大净光合速率(Pn)、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光饱合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植物功能群内不同物种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的变异系数最高分别达70.47%和74.29%,功能性状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性,这是物种能长期共存的主要原因。乔木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7—8μmol CO2m-2s-1之间,对高光强的适应能力较高。同一功能群内各层植物光饱合点在1200—1500μmol m-2s-1之间,差别不大。林下灌木、草本植物对弱光的利用效率较乔木高。同一功能群内物种功能性状的差异及不同植物功能群间整体性状的差异,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