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辽西石灰性褐土不同施氮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编号 zgly000070013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辽西石灰性褐土不同施氮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隽英华  汪仁  孙文涛  刘艳  于涛 

作者单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农村能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中国土壤与肥料 

年卷期 2011(2)

页码 10-15

年份 2011 

分类号 S143.1 S158.3 

关键词 养分释放  施氮模式  平衡施肥 

文摘内容 从高效施肥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不同施氮模式下的辽西石灰性褐土土壤养分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明显提高0~20 cm土层碱解氮含量。随着土层加深,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降低,速效钾含量变化较小。随着生育期推进,0~20 cm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高峰出现在拔节期或大喇叭口期;20~40 cm土层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保持稳定,速效钾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趋势,高峰出现在大喇叭口-灌浆期内;40~60 cm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呈降低-升高-降低趋势,高峰分别出现在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随着土层加深,土壤pH值升高。施氮降低了0~20 cm土层的pH值,而对20~40cm和40~60 cm土层的pH值无影响。随着生育期推进,0~20 cm土层的pH值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pH值保持稳定。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因施氮模式而异。与其它施氮模式相比,二次追肥和一次深施的施氮模式能够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提供玉米较充足的有效养分,满足植株的生理需求。综合考虑土壤养分动态特性、产量性状、产投比、氮肥农学效率等因素,初步筛选出二次追肥和一次深施为辽西春玉米生产中的高效施氮模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