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黑麦品种(品系)对持续干旱胁迫的形态适应性研究



编号 zgly000169062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黑麦品种(品系)对持续干旱胁迫的形态适应性研究

作者 杨丹  张舒芸  田新会  杜文华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1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543.6 

关键词 黑麦  形态指标  抗旱性  综合评价 

文摘内容 为筛选适应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抗旱黑麦(Secale cereale L.)种质,本研究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黑麦品系C15,C33,C39,Z7和Z27为试验材料,‘甘引1号’黑麦品种(CK1)和黑饲麦品种(CK2)为对照,通过防雨棚遮雨法控制降雨,于三叶期测定上述材料在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第7 d,14 d,21 d,35 d,49 d,63 d的株高、分蘖数、叶片数、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天数增加,供试黑麦材料的平均相对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相对株高和叶片数呈上升趋势。7份黑麦材料中,C15的平均相对分蘖数,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最大;C33的平均相对叶片数最多;CK2的平均相对株高最高。从黑麦材料与干旱胁迫天数间的交互作用来看,重度干旱胁迫(第63 d)下各黑麦材料形态指标的相对值与轻度干旱(第7 d)的相对值差异最明显。基于隶属函数的综合评价表明:供试黑麦材料抗旱性强弱依次为:C15>C33>CK1>CK2>C39>Z27>Z7,可见,C15属于强抗旱型,C33属于中抗旱型,CK1和CK2属于中间型,C39和Z27属于干旱较敏感型,Z7属于干旱敏感型。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参试材料C15的抗旱性最强,可作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抗旱黑麦新品种选育和抗旱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材料。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