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麻眼尾蝇蛆精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双翅目:食蚜蝇科)



编号 zgly000108861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麻眼尾蝇蛆精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双翅目:食蚜蝇科)

作者 吴敦肃  李成德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东北林业大学 

母体文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1988年03期

年份 1988 

关键词 蚜蝇科  精细胞 

文摘内容 麻眼尾蛆蝇精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连续的发育阶段,即球核期、棒核期、微管形成及成熟期。球核期,精核呈球状,具单层核膜,核膜孔集中,核内染色质呈常态分散分布。棒核期,在细胞核的两端分别接上顶体和尾轴丝,核膜孔高度集中于前端,同时,细胞质中的微管移向核的四周。核膜孔部分的核膜为双层,核膜孔外侧有内质网形成的帘状构造。核膜孔部分两侧出现弯月形小侧板,压迫核”使核横切面呈蘑菇形。染色质凝聚期,精核拉长停止后,染色质沿无核膜孔部分聚集并浓缩,呈小块状,并抛弃多余的核质,染色质进一步浓缩呈具高电子密度的浓缩团。核两侧的侧板呈双环形导管,核的横切面由蘑菇形变为圆形。成熟期,核周微管逐渐减少,细胞质移向尾端。核后端为典型中心粒结构的基体衬裹着中心粒侧体。成熟的精核长5.3μm,直径为0.52μm。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