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的季节多样性



编号 zgly000153260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的季节多样性

作者 查玉平  骆启桂  徐芬  陈京元  向启波  向明贵 

作者单位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华中师范大学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17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Q968 

关键词 蛾  多样性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丰富度  均匀度  优势度 

文摘内容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与湖南省交界处,属于武陵山脉,与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该保护区自然环境优越,为昆虫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为了研究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的季节动态变化,在春、夏、秋三季,选取茅坪、湾潭和独岭为样地,采用灯光诱集方法,对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蛾类昆虫群落多样性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采用α-多样性测度方法,分析了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科、属及种级)(H)、均匀度指数(J)和优势度指数(D)。结果表明: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蛾类昆虫分属21科173属227种,其中夜蛾科的丰富度最高达到62。随后是,尺蛾科和螟蛾科昆虫,它们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为58和25。从各科个体数来看,尺蛾科昆虫最多有423头,灯蛾科排第二,有351头,第三的是夜蛾科昆虫有336头。蛾类昆虫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蛾类昆虫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以夏季最高,达到117;然后依次是秋季和春季。科级、属级和种级多样性指数也以夏季最高,分别为2.22、4.05和4.29。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以春季最高,分为2.40和0.12。研究得出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