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窟野河流域河川基流量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



编号 zgly000143787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窟野河流域河川基流量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

作者 雷泳南  张晓萍  张建军  刘二佳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5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157 

关键词 窟野河  基流  趋势  突变  驱动因素 

文摘内容 河川基流量的变化是区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综合反映,其对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流域窟野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59—2005年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基于Chapman-Maxwell数字滤波法的基流量计算,分析窟野河流域河川基流量的变化趋势与演变特征,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探讨了河川基流量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50年来,流域内7个时段(全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汛期、非汛期)的基流量均表现为极显著减少趋势,全年基流量的减少量为0.628 mm/a,并在1980和1996年发生两次明显的突变;(2)与基准期(1959—1979年)相比,水土保持效应期(1980—1995年)的全年日基流量在5%,50%和95%的频率上相对减少率分别为30%,38%和54%,煤炭开发期(1996—2005年)的全年日基流量在5%,50%和95%的频率上相对减少率分别为57%,68%和100%;(3)流域河川基流量减少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降水量的变化一定程度影响基流量,但主要驱动因素是流域内大面积连片开采煤炭资源和过量开发利用地下水。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