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农牧交错区沙地植被自然恢复的机理与应用



编号 zgly000134962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农牧交错区沙地植被自然恢复的机理与应用

作者 杨洪晓  吴波  邓洪涛  卢琦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山东邹城太平中学 

母体文献 世界林业研究 

年卷期 2009年04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728.4 

关键词 沙化土地  风沙流  植被重建  固沙植被  自我扩张  土地修复 

文摘内容 农牧交错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重建裸露沙地的植被是消除风沙灾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即便没有人的帮助,这里的植被也应该能逐渐布满裸露沙地,使之固定。这个过程是通过现存植被斑块向裸露沙地的连续扩张实现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各地适生性蒿类固沙半灌木,如科尔沁沙地的差巴嘎蒿、浑善达克沙地的褐沙蒿、毛乌素等中西部沙地的油蒿。尽管植被可以逐渐布满流动沙地,但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的条件限制了植被的自我扩张速度。在植被的扩张过程受到阻碍的关键时刻,如果能得到人的恰当帮助,植被恢复速度将明显加快。人们可以采用封育、飞播或设置沙障等方式加快植被的恢复进程。不管怎样,都必须顺应沙地植被的自然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触发和利用乡土蒿类植物向裸露沙地扩张的能力。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