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974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生物结皮中人工培养藻株与野生藻株的形态学差异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资源与生物地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母体文献
干旱区研究
年卷期
2015年06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S154
关键词
生物结皮
野生藻株
人工培养藻株
形态学差异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文摘内容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中的优势蓝藻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实验室内培养藻株与野生藻株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发现:蓝藻人工培养藻株与野生藻株存在显著的形态学差异,人工培养藻株的胶被厚度和细胞壁厚度明显低于野生藻株,其中,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和单岐藻(Tolypothrix sp.)培养藻株的胶鞘厚度比野生藻株降低了43.8%、53.1%和16.5%。培养条件下的具鞘微鞘藻细胞长和宽分别比野生藻株降低了23.7%和9.4%;眼点伪枝藻(Scytonema ocellatum)和单岐藻在培养条件下,细胞明显比野生物种大,其细胞长度比野生藻种增加了42%和60%。几种固氮蓝藻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其异形胞明显比野生藻株小,异形胞长和宽比野生藻株降低20%~40%。具鞘微鞘藻、眼点伪枝藻和单岐藻在自然环境和营养匮乏的培养基中,细胞内均具有较多的颗粒体;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细胞内颗粒体数量多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蓝藻这些形态指标的改变是对不同生长环境的形态学适应,它们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引起的形态变化将影响其生理功能,如固氮功能、光合作用、水分利用等,而这些生理功能的改变最终将引起其耐旱能力的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