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4614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牧区生态现状及牧区水利发展建议
作者
李海鹰
作者单位
河北省康保县水务局
母体文献
河北农业科技
年卷期
2006,(9)
页码
5-5
年份
2006
分类号
S812
S27
关键词
生态现状
牧区
水利发展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土地面积
草场退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
土地荒漠化
天然草地
天然草原
文摘内容
1牧区生态现状 我国是世界草地资源大国之一, 也是从事牧业生产的大国, 牧区土地面积416万公顷, 为国土面积的43%, 全国耕地面积的3倍。其中草原面积247万公顷, 占牧区总面积的70%。我国的广大牧区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近年来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牧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牧区盐碱地不断扩大, 河湖、林草面积不断缩小, 据统计, 牧区天然草地区以每年0.5%的速度退化。目前80%的天然草地已出现不同程度退化、沙化、盐渍化, 其中37%严重退化, 例如新疆牧区87个县(市)中, 有80个以及绝大多数兵团团场都存在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现象, 大面积的草场退化, 导致草场面积缩小, 产草量下降, 载畜力下降, 例如全疆可利用草场面积为4800万公顷, 现实际正常利用的面积仅2700万公顷, 仅占56%, 与60年代相比, 全疆天然草地产草总量下降30%~50%, 严重制约牧区经济发展, 不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同时, 广阔的草原是牧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在山地可防止水土流失, 在平原可防止沙尘暴, 天然草原的减少不仅使荒漠化日益严重, 也使沙尘暴直通京津地区, 因此, 改善牧区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是今后一个时期牧区发展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