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防护林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编号 zgly000145996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防护林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 朱教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9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727.2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防护林  防护林构建  防护林经营 

文摘内容 防护林学是研究防护林构建及经营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其核心内容包括防护林构建理论与技术、防护林经营理论与技术和防护林效益评价。防护林学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构建与经营防护林,使其防护功能或生态服务功能高效、稳定并可持续。防护林学是偏重实用的应用基础学科,其发展始终依托防护林工程建设需求,特别是以国家运作方式开展的大型防护林工程建设,对推动防护林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外著名的防护林工程有美国大平原各州林业工程(罗斯福工程)、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日本的治山治水防护林工程和北非五国绿色坝跨国防护林工程等。围绕这些工程,在防护林规划设计、树种选择、空间配置、造林方法,结构、抚育、间伐、衰退机制与更新,以及效益评价等各个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其中,以效益评价及效益与结构的关系研究最为广泛与深入。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森林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自然环境恶劣,对防护林的需求极大,自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以来,中国防护林建设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防护林学在中国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在防护林经营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防护林学以效益评价为桥梁将防护林构建和经营组合在一起,效益与结构的关系为防护林构建及现有防护林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防护林学研究将以更广泛的生态公益林或防护性森林为对象,在研究方法上将由以林分尺度为主向更微观和更宏观两个方向拓展;在防护林构建方面,仍以林学理论与技术为主体,并重点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相结合,开展防护林(体系)区域分异规划设计、营建理论与技术研究;在防护林经营方面,将以防护林衰退与恢复机制、带状防护林更新和非带状防护林近自然经营理论与技术为重点开展研究;在效益评价方面,将采用遥感等技术,以防护林(体系)、大规模防护林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研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