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27423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竹螟的危害特点与防治
作者
汪振宇
作者单位
安庆市
母体文献
安徽林业
年卷期
2004年06期
年份
2004
分类号
S763.7
关键词
特点与防治
竹螟
初孵幼虫
敌百虫
防治技术
药剂防治
白僵菌
危害特点
灌丛草地
3龄幼虫
文摘内容
竹螟,又叫竹苞虫、竹卷叶虫。危害毛竹、淡竹、刚竹等多种竹类。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大发生时竹叶被吃光,使成片竹林枯死,严重影响翌年出笋和行鞭生长。一、危害特点多数一年发生1代,少数产生2代,以老熟幼虫于土茧内越冬,次年5月上旬化蛹,5月下旬羽化成虫。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产卵前,吸食板栗、夏枯草及多种禾木科草类花蜜补充营养,并常群集水洼处或潮湿的草丛内不停顿地伸展口器吸水,甚活跃,故一般山脚接近蜜源植物及杂草多的毛竹疏林和灌丛草地,是成虫主要栖息场所。受惊后作短距离飞翔,飞行速度快,寿命为7~9天。清晨交配后,即趋于光线充足的山顶、山脊、新竹疏林及密林山洼处的竹林上部产卵。每雌产卵1~3块,每块有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