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截留转化的主要机制及影响因素



编号 zgly000153336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截留转化的主要机制及影响因素

作者 杨丹  樊大勇  谢宗强  张爱英  熊高明  赵常明  徐文婷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Q14 

关键词 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富营养化  生态水文过程  植物吸收 

文摘内容 消落带是陆地与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湿地以及其他特殊水体)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具有独特的生态水文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截留和转化NH4+、NO3-等非点源氮素进入水体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整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发现:1)植物固持作用改变氮素在土壤-植被-土壤-大气中相对存在位置;2)微生物反硝化作用将氮素从系统内永久性地去除,是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截留转化的主要机制,但其相对贡献率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不同流域背景条件下,影响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生态因子变化较大,很难确定地下水位高低、植被状况、微生物属性和土壤基质等哪一个生态因子是驱动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的关键因子.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大的时空尺度数据的缺乏及对植被宽度认识的模糊性,是导致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截留转化结果变异性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在消落带生态系统具体研究区位环境因子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GIS、RS等分析方法及同位素示踪和气体联用测定等定量分析技术,从不同时空尺度研究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的循环与转化规律,以实现消落带生态系统氮素截留转化最优化,为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