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象山港两种网目网采浮游动物群落比较



编号 zgly000080791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象山港两种网目网采浮游动物群落比较

作者 朱艺峰  王银  林霞  吴燕萍  赵金龙  严小军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2(8)

页码 2277-2286

年份 2012 

分类号 Q178.1 

关键词 象山港  网采浮游动物  网目  群落 

文摘内容 分别于2010年3月(春)、7月(夏)、9月(秋)、12月(冬),用浮游生物Ⅰ型(网目505μm)、Ⅱ型(网目160μm)网同步在象山港进行6站位2重复的浮游动物取样,比较分析了不同时空下两种网目采集的浮游动物群落差异.结果表明: 两网间的浮游动物种类数、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群落格局都存在极大差异.其中,Ⅰ网的种类数(61种,包括幼虫)、平均丰度(139.0ind.m-3)和平均生物量(86.1mg.m-3)显著低于Ⅱ网(分别为84种、3780.2ind.m-3和191.1mg.m-3).在优势种中,除太平洋纺锤水蚤和墨氏胸刺水蚤为两网共有优势种外,其余优势种完全不同.Ⅰ网未检出周年的优势种,而Ⅱ网的周年优势种是针刺拟哲水蚤和桡足类幼体.相似性分析(ANOSIM)和nMDS排序结果显示,两网群落格局不仅在时空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Ⅰ网群落比Ⅱ网更离散.相似性百分比(SIMPER)分析进一步揭示,两网群落格局间平均非相似性高达75%以上,造成两网群落时空非相似性差异的主要判别种是: 针刺拟哲水蚤、桡足类幼体、强额拟哲水蚤和短角长腹剑水蚤,而这些种均为Ⅱ网的优势种.表明象山港浮游动物调查时以Ⅱ网更具代表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