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4457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弥猴肠缺血再灌注后生长抑素含量与中性粒细胞寿命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中华医学杂志
年卷期
2006,86(12)
页码
832-836
年份
2006
分类号
R574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猕猴
生长抑素
中性白细胞
巨噬细胞
肠缺血
文摘内容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时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的潜在原因, 以增加对全身炎症反应内源性保护机制的认识。方法 对照组、实验组各5只弥猴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外周血、肠黏膜生长抑素浓度; 生长抑素与猕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共同孵育后, 观察猕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变化,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 电泳分析中性粒细胞DNA断裂片段,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系统检测中性粒细胞上生长抑素受体(SSTR-1、SSTR-2)。结果 猕猴肠缺血再灌注后, 猕猴外周血及小肠黏膜中生长抑素含量均明显下降; 中性粒细胞凋亡率由阻断前的15.4%±1.4%, 显著降低至3.5%±0.5%(P〈0.05); 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率由阻断前的14.1%±1.7%增加至20.2%±1.8%(P〈0.05); 体外实验表明, 生长抑素可使中性粒细胞体积缩小, 细胞质密度增加, 染色质固缩。细胞核变小; 中性粒细胞凋亡率(50.2%±1.8%)明显高于对照组(20.0%±2.2%, P〈0.01); 中性粒细胞的DNA片段断裂分析电泳可见Ladder带。中性粒细胞上生长抑素受体能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1抗体、SSTR-2抗体发生结合反应, 其特异结合量分别为(548±20)RU/ml及(28±21)RU/ml。结论 生理状态下, 生长抑素通过猕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生长抑素受体介导, 诱导其凋亡; 肠缺血再灌注后猕猴外周血及小肠黏膜中生长抑素含量明显下降, 这使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 从而推动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