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半干旱黄土区自然恢复与人工造林恢复植被群落对比研究



编号 zgly000070788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半干旱黄土区自然恢复与人工造林恢复植被群落对比研究

学科分类 220.2520;森林测量学

作者 刘中奇  朱清科  秦伟  李萍  王晶  邝高明 

作者单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环境学报 

年卷期 2010,19(4)

页码 857-863

年份 2010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生态恢复  封育  人工造林  植物群落  加速 

文摘内容 为研究半干旱黄土区高效植被恢复途径,选取陕西省吴起县境内的合沟封禁流域和柴沟人工造林流域为研究区,在两流域内,沿顺坡和横坡方向,选择一系列20 m×20 m的样地,各组成2条样带。在每个样地内的对角线交点和对角线四分之一处选取5个样方进行植被调查,草本样方和乔灌样方的尺寸分别为1 m×1 m和5 m×5 m。共获得草本样方185个、乔灌木样方80个,其中,合沟封禁流域105个,均为草本样方,柴沟人工造林流域草本样方与乔灌样方各80个。运用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群落学方法,调查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株数、株高、盖度、地上生物量以及树木基茎、树高、冠幅等植被群落特征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两流域的植被群落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两流域的植被种类共61种,其中柴沟人工造林流域46种,合沟封禁流域51种,共存物种36种;(2)经过10年生态恢复,柴沟人工造林流域已形成乔-灌-草群落,合沟封禁流域仍为草本群落,且两流域草本群落均以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和茭蒿(Artemisiagiraldii Pamp.)为主要建群种;(3)柴沟人工造林流域的植被盖度、平均高、生物量均明显高于合沟封禁流域的相应指标。两流域植物群落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差异较小,Sorensen指数为0.742,主要草本植物种的指标差异不显著。以上特征反映出,在半干旱黄土区,适宜的人工造林可加速该区植被恢复的进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