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5178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年度动态变化
作者
刘伟
王振花
曹学仁
徐志
史倩倩
韩龙萍
范洁茹
王保通
周益林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保护
年卷期
2018年06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435.121.46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病菌监测
群体毒性频率
抗性基因
抗病育种
文摘内容
通过对陕西省近6年来的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监测结果表明,供试陕西省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1c、Pm2、Pm4a、Pm4b、Pm4c、Pm5b、Pm12、Pm13、Pm16、Pm21、Pm24、Pm30、Pm35、Pm40、Pm46、Pm2+Mld、Pm2+6、Pm4+8和Pm4b+5b的毒性频率均低于30%,是当前的有效抗病基因(组合);对抗病基因(组合)Pm1a、Pm3a、Pm3b、Pm3c、Pm3e、Pm3f、Pm5a、Pm6、Pm7、Pm8、Pm17、Pm19、Pm25和Pm1+2+9的毒性频率均高于70%,说明抗病性能较差,已不适合在育种和生产上使用。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3d、Pm24、Pm35和PmXBD毒性频率呈下降趋势,对Pm2、Pm4a、Pm4b、Pm5b、Pm2+6、Pm4+8、Pm4b+5b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其重点监测。监测发现,病菌群体对抗病基因Pm12、Pm16、Pm21和Pm46的毒性频率为0,对Pm1c为0.63%,表明这几个基因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病基因,应加快对其合理利用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