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中国若干并殖吸虫虫种独立性的辨异



编号 zgly00011281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若干并殖吸虫虫种独立性的辨异

作者 李友松  程由注 

作者单位 福建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福建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福州 350001  福州 350001 

母体文献 武夷科学 

年卷期 1992年00期

年份 1992 

关键词 中国  并殖吸虫  虫种  同物异名 

文摘内容 迄今我国报告的并殖吸虫有28种。其中有些虫种的独立性,曾在学者中争论达30多年之久。依据形态学、生活史、染色体核型以及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作者认为下列若干虫种需要重新修订。 1.扁囊并殖吸虫(Paragonimus asymmetricus):本虫种系陈心陶(1977)以广东惠阳6个椭圆形及长圆形的囊蚴感染狗后得到的1只尚未充分发育的虫体报告的。依据有关成虫、囊蚴的形态学研究及在福建、江苏和浙江等地的深入考察,我们认为本虫种是卫氏并殖吸虫的同物异名。 2.四川并殖吸虫(P.szechuanensis):本种并殖早在1957年曾经翁心植、钟惠澜在四川雅安和温江等地注意过,后来钟与曹氏(1962)通过实地调查后得到成虫而描述命名。根据其形态学、生活史各期虫体及中间宿主和各流行区病人均具有游走性皮下结节的特殊症状等,本种并殖吸虫与陈心陶(1959)在广东报告的斯氏并殖(P.skrjabini)相似,按国际动物命名法当是斯氏并殖的同物异名。 3.会同并殖吸虫(P.huet’ungensis):此种肺吸虫先是湖南省会同县卫生防疫站(1973)用其囊蚴感染狗后得到成虫,继后钟氏等又在当地作流行病学研究并描述而命名。依据本虫的成虫、囊蚴、虫卵的形态特征以及病人具有游走性皮下结节的病症,均与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各地报告的斯氏并殖没有明显的差别。据此,作者认为本虫是斯氏并殖的同种异名。 4.卫氏并殖伊春亚种(P.westermani ichungensis):本种系钟氏等(1978)在东北伊春发现描述的。现据其成虫与囊蚴的形态学、虫卵大小、特别是其染色体核型(2n=22)的特征,作者认为与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相似,故二者是同物异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