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维管植物对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39115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维管植物对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

作者 段晓男  王效科  欧阳志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5,25(12)

页码 3375-3382

年份 2005 

分类号 X171 

关键词 维管植物  甲烷  自然湿地  产生  氧化  传输 

文摘内容 综合评述了维管植物在自然湿地甲烷产生、氧化、传输和排放过程中的作用。维管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甲烷产生的主要碳源, 植物根系的周转和碳物质的分泌为产甲烷细菌提供底物; 维管植物根际氧化是甲烷氧化最主要的途径, 在植物的生长期占到总氧化量的80%左右。植物传输O2的能力和根际O2的需求是影响根际氧化的主要因素; 维管植物通气组织的传输促进了甲烷从土壤向大气的输送, 但所采用的传输机制影响着气体的输送效率。此外, 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各个过程均受到维管植物形态和植被类型的影响。维管植物在甲烷排放中的作用可以部分解释自然湿地甲烷在排放的时间(季节性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尺度上的差异。维管植物对于自然湿地甲烷排放具有指示意义, 可以用于大尺度自然湿地甲烷排放量的估算。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