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6688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干旱区土壤剖面无机碳分布及其与盐碱性的关系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153.6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无机碳
碳储量
土壤盐分
土壤可溶性盐离子
冗余分析
文摘内容
土壤无机碳作为干旱区土壤碳库的主要存在形式,其数量分布影响着区域内土壤剖面碳聚积和存储的格局。以往由于缺乏深层土壤剖面数据,无法准确量化土壤剖面碳分布与碳存储特征,使得土壤无机碳的数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以三工河流域典型的农田和相邻荒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共6个剖面190个采样点,挖掘取样深度至潜层地下水位,分析了剖面土壤无机碳(SIC)和可溶性盐离子的分布特征,并且通过冗余分析探究无机碳与土壤盐碱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农田的SIC含量显著大于荒地的SIC含量(p<0.05),相比于荒地,农田的SIC含量增加了27.9%,变化范围增大了3.66倍;荒地和农田的SIC含量在剖面上分别表现为S形和M形分布。(2)在整个剖面上,同层次的农田土壤中的可溶性离子含量显著小于荒地中的含量(p<0.05),并且在剖面上分布荒地表现为增加—减少趋势,而农田为逐渐减小趋势,表明农业活动显著改变了可溶性离子的数量和分布特征。(3)所有剖面土壤无机碳储量为0—100cm土层<100—300cm土层<300cm以下土层(p<0.05),虽然层次间其数值差异较大,但在相同层次,农田和荒地的土壤无机碳储量所占比例却基本相同,为10%,35%,55%(p<0.05)。(4)通过冗余分析得到土壤盐碱性因素对SIC的贡献作用排序,正相关性,pH>ESP>SAR>CO32->HCO3-;负相关性,K+>Ca2+>Mg2+>Cl->盐分>SO42->Cl->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