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提取方法对栀子果油品质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0741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提取方法对栀子果油品质的影响

作者 孙谙  刘强  杨艳  蒋丽娟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母体文献 经济林研究 

年卷期 2020年02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TQ645.1 

关键词 栀子果油  提取方法  脂肪酸  活性物质 

文摘内容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所得栀子果实油脂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筛选最佳油脂提取方法,为栀子果油的开发、高值化、深加工提供参考。【方法】选用物理冷榨、亚临界萃取、索氏抽提3种方法制取栀子果实油脂,对所得油脂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按照所制得油脂提取率由高到低排序,各提取方法依次为索氏抽提(22.75%)、亚临界萃取(21.17%)和低温压榨方法(8.32%)。不同提取方法对栀子果实油脂的折光指数及脂肪酸组成影响不显著,对皂化值和酸值有显著影响。GC-MS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这3种方法所提取栀子果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相同,均为棕榈酸(C16:0)、棕榈油酸(C16:1)、十七碳酸(C17:0)、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二十酸(C20:0)。其中,采用物理冷榨所提取栀子果油多不饱和脂肪酸(51.34%)含量较其他2种方法高,采用亚临界萃取法所提取栀子果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31.15%),总不饱和脂肪酸(81.83%)、植物甾醇(1.850 mg/g)、维生素E(2.579 mg/g)、角鲨烯(1.563 g/kg)和西红花苷I(0.136 g/kg)的含量均高于采用其他2种方法所提取栀子果油,且酸价(3.98 mg/g)和皂化值(186.07 mg/g)均小于其他2种方法所提取栀子果油。【结论】亚临界萃取法具有较高的油脂提取率,所提取栀子果油有着较丰富的油脂组分与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栀子果油制备方法。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