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269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9种牧草对青海同德牧区土壤特性的影响
作者
陈懂懂
李奇
刘哲
刘力华
翟文婷
徐世晓
赵新全
赵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草原与草坪
年卷期
2016年04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54
关键词
牧草单播
土壤养分
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文摘内容
通过对青海省高寒牧区常见的9种多年生牧草单播2年后耕层0~15cm土壤理化(pH、容重(BD)、有机碳(SOC)、全氮(TN)、无机碳(C)及微生物学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氮(Nmic)和群落代谢功能)等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只有在种植披碱草2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所增加,说明与其他草种相比,种植披碱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试验在每年施肥1次的情况下,土壤氮含量仍然偏低,说明此区氮素被过度利用,处于缺乏水平,因此每年增施氮肥数量、频率以及时间上应加强管理。通过对不同牧草种植区土壤各因子的聚类分析,发现贫花鹅观草、无芒雀麦、紫野麦草和扁穗冰草之间相似度较高,表明其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较为接近,故在大面积种植的时候可根据牧草地上生物量/质量的高低进行选择性播种。从土壤质量方向考虑,种植杂花苜蓿、红豆草和西北羊茅不利于土地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