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光周期对内蒙古三种草原蝗虫高龄若虫发育、存活、羽化、生殖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36088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光周期对内蒙古三种草原蝗虫高龄若虫发育、存活、羽化、生殖的影响

作者 陈广平  郝树广  庞保平  康乐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母体文献 昆虫知识 

年卷期 2009年01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812.6 

关键词 草原蝗虫  光周期  发育速度  存活率  羽化  产卵 

文摘内容 研究不同光周期(L8∶D16、L12∶D12及L16∶D8)对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F.-W.),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denko,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Zub.)3种草原蝗虫高龄若虫的发育、存活、羽化、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天温度(28±1)℃,黑夜温度(23±1)℃的恒定温度下,不同光周期对毛足棒角蝗和亚洲小车蝗高龄若虫的发育、羽化、产卵影响不大,但是对其存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毛足棒角蝗和亚洲小车蝗高龄若虫到成虫的发育速度在中光照下(L12∶D12)最快。而在短光照(L8∶D16)下更有利于小翅雏蝗若虫发育,其次是中光照;毛足棒角蝗的羽化在中光照条件下最适宜,而长光照时数(L16∶D8)更有利于亚洲小车蝗和小翅雏蝗的羽化;光周期对亚洲小车蝗产卵影响最为明显,毛足棒角蝗和亚洲小车蝗在中光照和长光照时数条件下有利于它们产卵,而小翅雏蝗在短光照和中光照时数下有利于产卵。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