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长期施肥对黄土丘陵区农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6934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期施肥对黄土丘陵区农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影响

作者 丁少男  薛萐  刘国彬  张超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7年01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153.6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土丘陵区  川地  微量元素 

文摘内容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影响,为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于2012年,在位于黄土丘陵地区陕西安塞的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川地农田养分长期定位试验场(1997年开始)内,以大豆-玉米-玉米轮作模式的农田土壤为对象,设置氮肥(N,尿素97.5kg/hm~2)、磷肥(P,过磷酸钙75.0kg/hm~2)、有机肥(M,羊粪7 500kg/hm~2)、N+P、N+M、P+M、N+P+M、裸地(BL)和不施肥(CK)共9个长期施肥处理,采集0~20和20~40cm土层土样,测定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并对微量元素有效含量进行评价,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与CK相比,无论有机肥单施还是与无机肥配施,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纯施用化肥土壤,其中土壤有效锌、有效锰和有效铁的平均增幅分别达34.3%,31.5%和40.4%,长期施用氮肥会造成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锰的轻微亏损。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与有效锌、有效锰和有效铁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pH则与其为负相关关系。【结论】总体上看,黄土丘陵区农田土壤并不缺乏有效铜,而有效锌、有效锰和有效铁都处于亏缺边缘,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亏缺状况。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