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放牧强度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57564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放牧强度对川西北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高永恒  陈槐  罗鹏  吴宁  王根绪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年卷期 2008,24(3)

页码 26-32

年份 2008 

分类号 Q145  Q948.12 

关键词 放牧  物种组成  生物量  青藏高原 

文摘内容 研究了四川省红原县境内4个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表现出由垂穗鹅冠草(Roegneria nutan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等禾草为优势种的群落向以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和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等莎草为优势种的群落演替的趋势。生长季节6—9月,草甸植物地上生物量以不放牧为最高,重度放牧显著小于不放牧;地下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重度和中度放牧显著高于不放牧和轻度放牧。不放牧、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草地6—9月4个月植物总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543.3、1621.6、2294.7和2448.5g·m^-2,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例大小排序为重牧(87.8%)〉中牧(81.8%)〉轻牧(76.2%)〉不放牧(69.2%)。草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放牧作用下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变化而引起的,其分配比例的变化反映了草甸植物对放牧干扰的适应。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