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4717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莫彬  曹建华  徐祥明  申宏岗  杨慧  李小方 

作者单位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环境 

年卷期 2006,15(6)

页码 1224-1230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3.6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溶解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岩溶 

文摘内容 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内三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林地、草地和耕地)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溶解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月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上覆植被类型不同, 其凋落物数量、质量及分解行为不同, 有机质的输入量及质量也不相同, 从而形成不同的土壤溶解有机碳含量差异。土壤有机碳的大小也存在较大差别。研究结果显示: 从全年平均值来看, 林地土壤溶解有机碳分别比草地和耕地高25%、48%; 从3月到8月, 三者均随气温的上升呈增加的趋势, 林地和耕地在8月均达到最大值, 而草地则在10月达到最大值; 林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高于耕地81%和45%, 林地和草地在10月达到最大值。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差异较大。这说明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大小有较大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也各不相同, 这表明土壤活性碳受众多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进一步的机理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