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6166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不同林地类型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单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1,25(3)
页码
12-16,21
年份
2011
分类号
S157.2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类型
水土保持效益
径流量
侵蚀模数
文摘内容
研究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陕西吴起县退耕还林以来各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对油松沙棘混交林(Pinus tabuliformis+Hippophae rhamnoides)、沙棘林地(Hippophae rhamnoides)、油松林地(Pinus tabuliformis)、达呼里胡枝子+赖草地(Lespedeza davurica+Leymus secalinus)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孔隙度和容重)、土壤抗冲性、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植被类型的林地土壤抗冲性有明显的差异,相同植被类型的林地抗冲性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林草植被措施具有极强的提高土壤抗冲性的能力;(2)达呼里胡枝子+赖草地、油松林地的径流量最大,油松沙棘混交林的径流量次之,沙棘林地径流量最小;植被类型相同但坡度不同的林地,坡度大的林地地表径流量高;每种林地的径流量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3)侵蚀模数按从小到大的林地顺序是: 沙棘纯林、沙棘油松混交林、达呼里胡枝子+赖草、油松林地;在植被类型相同、坡度不同的小区,地表径流量和侵蚀模数随坡度增大而增大。从5个径流小区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果看,试验小区保水保土效益油松林地最低,其中沙棘纯林水土保持效益最为显著,说明退耕还林后,林草植被的恢复及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减少了风力、水力等外营力的破坏,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