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沼泽产甲烷能力和途径差异的机制



编号 zgly00002812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沼泽产甲烷能力和途径差异的机制

作者 丁维新  蔡祖聪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母体文献 农村生态环境 

年卷期 2002,18(2)

页码 53-57

年份 2002 

分类号 X511 

关键词 产甲烷途径  乙酸发酵  H2/CO2还原  产甲烷菌  机制  沼泽 

文摘内容 土壤中甲烷的形成有2条途径: 乙酸发酵和H2/CO2还原, 比较而言, 乙酸发酵产甲烷的能力强于H2/CO2还原, 在特定环境中, 何种产甲烷途径占优势取决于底物尤其是活性有机碳含量, 而新形成的有机碳尤为重要, 活性有碳含量丰富的沼泽, 甲烷主要由乙酸发酵形成, 因此产甲烷能力较强, 导致沼泽产甲烷能力异同的原因就是有效底物含量差异, 从而使不同类型沼泽环境中产甲烷菌菌种不同, 正是底物含量的高低和由此引起的产甲烷菌菌种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类型沼泽产甲烷潜能的差异。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