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长萼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 var.longisepala)的繁育系统研究



编号 zgly000156831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萼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 var.longisepala)的繁育系统研究

作者 徐凯  崔长杰  邹璞  叶育石  廖景平  匡延凤  刘焕芳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农业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植物科学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4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944.4 

关键词 长萼兰花蕉  繁育系统  黏盘  传粉  人工授粉 

文摘内容 通过野外观察并采用杂交指数(OCI)测定、花粉/胚珠比(P/O)检测、人工控制授粉等方法,对长萼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 var.longisepala(D.Fang)T.L.Wu)种群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柱头与V形黏盘的结构与形态。结果表明,长萼兰花蕉单花花期一般为18 d,依其花部形态的变化可分为蕾期、花萼未反转期、花萼反转期、唇瓣枯萎期、花萼枯萎期5个时期;根据杂交指数值为4、P/O值为253.89±21.09、人工异花授粉结实率分别为45%(2014年)和75%(2015年),显示出长萼兰花蕉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且需要传粉者。石蜡切片观察到长萼兰花蕉黏盘区与柱头可授区之间是光滑的表皮细胞,结合人工授粉实验与分泌物含糖量测定结果表明,长萼兰花蕉的V形黏盘不具有可授性,其作用可能是分泌黏液附着在传粉者背部使其便于携带花粉。长萼兰花蕉整个花期环境湿冷、多雨且开花同步性较低,这些因素很可能造成其有效传粉媒介缺乏,影响了传粉成功;另一方面,长萼兰花蕉有性繁殖受到限制,其主要通过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后代,所以分布范围比较狭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